曹瑞文,李聪明 摘要:铜基催化剂作为非均相加氢反应广泛使用的催化剂,其表面铜活性中心是影响其催化性能的关键,因此,对活性中心的充分认识有利于从理论角度进行催化剂的设计与构建。综述了铜基催化剂活性中心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铜基催化剂活性中心的调控方法,包括掺杂助剂、引入载体、优化制备方法等。分析表明,铜基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主要包括Cu0、Cu+和Cu0/Cu+,当Cu0和Cu+以适当的比例稳定共存时,二者可协同作用使得铜基催化剂具有更加优异的催化性能。未来,随着原位表征、同位素标记等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对铜基催化剂表面活性位及其在加氢反应中催化作用机制的认识会更加深入…
发布时间: 2021-12-30 08:50
发布时间: 2021-12-21 11:36
张倩,温月丽,王斌,杨晨,宋镕鹏,张维中,黄伟 摘要:对层状金属氧化物(LDO)在CO2吸附及其催化加氢转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其优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发现:LDO由于具有发达的孔道结构及表面丰富可调的碱性位点,增强了对CO2的吸附能力,同时其特殊的层状结构可促进活性金属的均匀分散和相互作用,提高了CO2的加氢催化活性;利用其前驱—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的层板化学组成可调控性、层间阴离子可交换性以及热稳定性,再通过选择制备方法和控制反应条件可得到CO2吸附能力更强、加氢转化活性更高的催化材料。但现有的研究多局限于LDO对CO2的吸附,加氢…
发布时间: 2021-12-08 11:14
摘要: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添加铜促进剂的镍基天然气预转化催化剂,载体为稳定的镁铝尖晶石结构。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进行了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即具有较好的转化活性,在200h实验过程中,天然气转化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说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 关键词:天然气;制氢;预转化;催化剂;稳定…
发布时间: 2021-12-04 11:26
摘要:在氨分解制氢技术中催化剂的选取尤为重要,其组成、形貌结构、载体、助剂等均能影响催化剂活性发挥。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氨分解制氢催化剂的改性研究现状,对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变化、不同载体的影响、助剂的添加、矿石及工业废品在氨分解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指出有效发挥催化剂和载体、助剂等之间的协同作用,改善外部条件,对于实现氨分解制氢具有很好的潜在实用价值,进一步设计出低压、低温、高活性氨分解的新型催化剂,降低能量消耗是未来氨分解催化剂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制氢;催化剂载体;催化剂活化;协同作…
发布时间: 2021-11-26 17:39
徐少娟,张洪祥,林建翔,韩竞一,吴祖良 摘要:催化燃烧是应用最广泛的VOCs净化技术之一,催化剂作为催化燃烧的核心,已成为现阶段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催化剂组成(载体及活性组分)出发,总结了近年来催化燃烧用催化剂的研究,重点分析了贵金属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和复合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目前的研究趋势和存在问题。 关键词:催化燃烧;催化剂;VOCs;载体;活性组…
发布时间: 2021-11-25 08:47
摘 要: 在反应温度 550 ℃、空速 5 500 h-1、H2S 体积分数 1.2%下对所研制的钼基催化剂进行了耐硫甲烷化活性评价,考察了反应气中添加 H2O 对 Mo 基催化剂耐硫甲烷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气中添加水对 Al2O3负载的 Mo 基催化剂可造成不可逆失活,而添加 Co 助剂及采用铈铝复合载体的催化剂其稳定性、活性得到了改善和提高。Co 的添加能保护 Mo 基催化剂上的活性组分 MoS2,抑制添加水导致的不可逆失活。当反应气中加入水时, 催化剂上主要发生水汽变换反应,且随着水含量升高,水汽变换反应速率增大,会严重影响甲烷化反应的进行。此外,随着水含量的增加…
发布时间: 2021-11-20 11:18
发布时间: 2021-11-15 09:58
席靖宇 王卫平 吕功煊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00) 摘要 通过XRD,BET,In2situXPS等表征技术对Cu/ZnO基甲醇裂解制氢催化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XRD结果表明,Cu2Zn合金的生成是Cu/ZnO基催化剂在反应初期快速失活的主要原因;XRD,BET和N2O滴定实验结果表明, Ni助剂可能是通过提高Cu0活性物种的分散度并维持Cu0活性物种在催化反应过程中的稳定性而使Cu/Zn/Ni催 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大幅度提高.In2situXPS结果表明,Ni助剂的加入可以诱导Cu/Zn/Ni催化剂表面在甲醇裂解 反应过…
发布时间: 2021-11-09 14:29
摘要:采用酸-碱交替沉淀法(AP)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研究了母液PH值和交替次数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交替范围为5.0~9.5,交替次数为3时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好。与其他制备方法相比,AP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活性和耐热性,耐热后活性保留率达88%,比其他催化剂高8~20%,而且耐热后活性升值高于其他催化剂的初始活性。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低温N2吸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结果表明,AP法制备的催化剂的XRD谱中铜和锌的特征峰最为宽化、弥散,CuO与ZnO峰交织在一起,峰强度最弱;同事催化剂的粒度较小,粒径尺寸分布较均…
发布时间: 2021-11-08 15:26
摘要: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考察了4种焙烧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对催化剂进行了XRD、BET、EDS、SEM、TEM和H2-TPR表征,测试了CO转化率和催化剂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4种催化剂的结果组成基本一致。随着焙烧时间的延长,4种催化剂的CuO和ZnO平均晶粒尺寸逐渐变大,催化剂表面上元素均会发生团聚,Al2O3更容易结块团聚;焙烧时间延长还会使催化剂孔径分布发生变化。H2-TPR表明2#催化剂和3#催化剂的Cu-ZnO结合紧密,表面CuO存在富集。活性测试表明焙烧30-40min的催化剂活性最优…
发布时间: 2021-11-02 17:34
发布时间: 2021-10-13 08:30
如需横屏浏览,请点击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