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这是任正非那一代人普遍的素质。毕竟基础条件那么差,不艰苦奋斗也不行。
但是,华为已经实现了从一个小目标到7000多个小目标的跨越,任正非为什么还是一再强调“艰苦奋斗”呢,而“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更是华为的企业文化。
一些人对此感到不理解。他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华为为什么要艰苦奋斗?
2005年,华为销售额突破50亿美金,任正非特意撰文指出——回答这个问题涉及到另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华为为什么能活到今天?华为将来靠什么活下去?
他说,不奋斗,华为就没有出路。
“用于电子工业的生产原料是取之不尽的河沙、软件代码、数学逻辑。正是这一规律,使得信息产业的竞争要比传统产业更激烈,淘汰更无情,后退就意味着消亡。要在这个产业中生存,只有不断创新和艰苦奋斗。而创新也需要奋斗,是思想上的艰苦奋斗。”
因为华为从事的是电子信息产业,这个产业快速迭代的特性决定了创新和奋斗才能让企业活下去——“创业者和继承者都在消蚀着自己,为企业生存与发展顽强奋斗,丝毫不敢懈怠!一天不进步,就可能出局;三天不学习,就赶不上业界巨头,这是严酷的事实。”
我们创业也是一样的道理,从来没有什么天上掉馅饼,舒舒服服就赚大钱的好事,如果有,那么背后也必定有难以承受的代价。
创业不是儿戏,一定要认真对待才行,如果你连自身的处境,眼前的事实、现实都搞不清楚的话,那你想成功、想赚钱,无疑是不太可能的。
今天的华为是那么强大,但谁知道就在十多年前它甚至差点就要卖掉呢?
因为研发烧钱太多太快,加上市场“冬天”漫长(华为在手机、PHS小灵通和CDMA等方面面临“失误”和困境)——华为在GSM上投入了十几亿研发经费,多少研发工程师、销售工程师为之付出了心血、努力、汗水和泪水……但打拼了八年,在国内无线市场上仍没有多少份额,连成本都收不回来。“2G的市场时机已经错过了,我们没有喘息,没有停下来,在3G上又展开了更大规模的研发和市场开拓,每年近十亿元的研发投入,已经坚持了七~八年,因为收不回成本,华为不得不到海外寻找生存的空间……”
2000年的时候,任正非曾决定把公司卖给摩托罗拉,谈判、合同都准备好了,就等着摩托罗拉的董事会批准,结果摩托罗拉高层人事变动,交易取消了。多年后,对方提起这笔交易还会掉眼泪。
“卖身”不成,华为也没办法去做旅游和拖拉机(任正非曾觉得拖拉机市场很好,好吧,那画风不敢想)了,那就只好回过头继续奋斗。
要生存和发展,没有灵丹妙药,只能用在别人看来很“傻”的办法,就是艰苦奋斗。华为不战则亡,没有退路,只有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任正非看得太远,不认可小灵通是方向尽管造成了很大损失,但不得不承认任正非的判断是对的。而他对公司的“少壮派”说,不卖公司,那你们要准备好十年后的冲突(备胎计划,啊?),为此,华为必须艰苦奋斗才能赢得一丝生机。
“繁荣的背后,都充满危机,这个危机不是繁荣本身必然的特性,而是处在繁荣包围中的人的意识。艰苦奋斗必然带来繁荣,繁荣后不再艰苦奋斗,必然丢失繁荣。”
任正非说,“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来”,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给了我们多么深刻的启示。我们还必须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否则就会走向消亡。当然,奋斗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艰苦奋斗,时刻保持危机感,面对成绩保持清醒头脑,不骄不躁。
说的对不对,太对了。你看的都明白,但你未必能够做得到。
人的天性都是好逸恶劳的,我们辛辛苦苦去赚钱,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享受嘛,要么是感官享受,要么是精神享受,比如让别人羡慕嫉妒恨就是一种精神愉悦,比较和差距带来快感。
客观存在的就不要否定它,那样太虚伪,我们要做的是超越这种狭隘的追求,尽管很舒服,但为了更久更高的享受,那你必须继续去奋斗才行。
艰苦奋斗是华为文化的魂,是华为文化的主旋律,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外界的误解或质疑动摇我们的奋斗文化,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华为的发展壮大而丢掉了我们的根本——艰苦奋斗。
创业就是这样,一旦开始,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企业,是难以长久生存的。这是客观的规律,竞争、优胜劣汰是这个世界的主题,你想要最好,就要忍受最痛,除此之外,又哪有什么捷径呢?
人生有时候特别简单,只要你找对了方向,就是持之以恒的付出就对了,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其结果一般不会让你失望。
幸福不会从天降,全靠我们来创造,天道酬勤。
共勉之。
【上一篇:马化腾凌晨4点看产品,马云一年飞行1000小时:成人的牛逼谈何容易】
【下一篇:张朝阳和暴风冯鑫的启示:心要狠,“好人”做不了好老板……】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