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甲醇燃料产业已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体系,但仍有些方面还是不够成熟,有五大问题需要解决,与企业共同探讨。
第一大问题,技术和标准的深与浅
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我国甲醇燃料应用技术攻关由浅入深,水平不断提升。甲醇燃料尤其是低比例的甲醇汽油,已经由简单的物理混配延伸到化学合成、催化剂广泛使用和纳米技术领域等;甲醇燃料添加剂持续改进,屡出新品,实现了用量少、功能强、质量高的许多高新技术成果。
与技术由浅入深形成对比的是标准滞后。目前,甲醇燃料标准缺失滞后,矛盾凸显。其中编制时间长达8年之久、业内争议最大的《车用甲醇汽油(M15)》国家标准,已3次征求意见,颁布时间却一拖再拖,让人望眼欲穿、久盼不出。
第二大问题,规模用量的多与少
国际原油市场持续低迷,导致我国醇醚燃料产业发展节奏放缓。国内甲醇产能又被错误解读严重过剩,险被环保部列为‘双高’产品负面清单,对此业内要有清醒认识。
从国内燃料消耗的规模用量来衡量,规模比较小。据统计,全国可以加注甲醇汽油的站点不超过1400座,与在用的10万座成品油加油站相比数量太少,自建或撬装式加油站仍然很少。同时,在1100万吨的甲醇汽油调配总量中,规模以上的仅占40%,“体外循环”量超过一半。甚至个别经销商购买添加剂擅自调配甲醇汽油,使得质量难以保障,市场存在潜在混乱风险。
第三大问题,政府行为的助与阻
市场的决定作用不能单向发力,而要靠市场行为和政府监管形成合力。政府的监管作用不能用先入为主或刻舟求剑的定式思维,更不能敷衍了事,简单行政施令。政府行为关系到产业定位和市场可否发展,必须事前深入调研或通过中介组织、科研院所服务来佐证,形成厚实的决策基础。政府应给予甲醇燃料税收优惠,以加快规模化推广应用。
甲醇时代以消除雾霾,提倡健康为己任,以高效、清洁、低碳、绿色、分享为理念,推动甲醇经济产业发展,促进甲醇在锅炉、窑炉、汽车、船舶、灶具等方面应用。
第四大问题,产业链的连与断
甲醇燃料的产业化不仅仅涉及醇醚燃料行业,其规模应用属于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系统运转。甲醇燃料产业链应该链节完整,缺一不可;每个链节必须质量可靠、寿命等效、前后匹配、运行协调;产业链失效或出故障往往是从最薄弱的环节开始。醇燃料产业链最大、最多、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加注终端“断崖式”的脱节或断裂,或者压根就没有任何连接。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产业很难上规模。甲醇汽油与传统汽柴油相比,存在明显的特性差异,如对水的耐受性差、燃料含氧量高、高清洁性等,必须通过两大产业联动,促进相互适应,才能有序发展。同时,甲醇燃料的特性和汽车应用技术目前没有实现联动。就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车的大产业链而言,燃料技术发展本应是与甲醇汽车技术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现实情况是甲醇汽车相关技术和产品相对滞后。
第五大问题,社会共识的同与异
时至今日,人们对醇醚燃料的争议仍是一个常见的社会现象,双方态度旗帜鲜明。这关乎产业能否准确定位,必须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甲醇汽油产品和技术不成熟导致质量不过关,使用非标汽油、不达标的添加剂给广大消费者带来损害。国家标准的缺失,导致低比例甲醇汽油市场混乱,曾遭受低劣甲醇汽油伤害的用户谈‘甲’色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下一篇:文莱最大中资项目将于2018年底建成,原油加工能力将达2200万吨 】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